幻灯四
幻灯三
幻灯二
幻灯一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>主页 > 太平洋在线 > 经济发展 >
1969年,朝鲜击落美国EC-121大型侦察机,美国为何
1969年4月15日,在朝鲜与日本相邻的海域上空,一架美国预警机遇上了朝鲜的两架歼击机,随后一发导弹命中了预警机的尾部,伴随着一声爆炸,美机被大火包围,随即落入大海。
没错,朝鲜在没有任何提前警告的情况下,直接击落了美国的预警机。
按理说,朝鲜和美国在地理上并没有相接的地方,那么为何美国的预警机会出现在这里呢?此事发生后,美国又如何反应和动作的呢?
1969年,朝鲜击落美国EC-121大型侦察机,美国为何认怂了?
彼时的朝鲜,在美国眼里是一个“有强大军事能力、具有侵略性的共产主义国家”,因此美国对于朝鲜的军事部署、行动等方面异常关注。
俗话说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”为了更准确地获取情报,美国在日本部署了大型侦察机EC-121,侦查路线也经过了协调评估。一般是从日本起飞后,先到苏联的边疆地区截获其雷达信号,随后再靠近朝鲜海岸刺探情报,最后调整航线返回。
这样的侦查活动,单是1969年初的三个月内,就进行了将近200次。所以美国对自己的侦察机十分有信心,相信能在朝鲜发有动作之前就“逃之夭夭”。可真到了1969年4月15日,一直相安无事的朝鲜突然发难,打得美国一时没反应过来。
其实早在1965年,美国使用的还是RB-47侦察机时,朝鲜就曾进行过攻击。只是那一次朝鲜使用的是米格-17歼击机,美国侦察机在被攻击后,不仅挣扎着回到了日本基地,甚至在撤退途中还用自卫尾炮击落了朝鲜一架歼击机。
没错,那一次双方都没占到便宜,但美国也吸取了教训,把RB-47更换成了EC-121,监测范围也往回缩了将近一半。
时间一久,这件事所造成的恐惧逐渐被美国淡忘,而朝鲜也等来了新的机会。
1969年,朝鲜击落美国EC-121大型侦察机,美国为何认怂了?
朝鲜在对待美国刺探情报方面,一直都是“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”。除了1965年攻击过美国侦察机之外,朝鲜还在1968年扣押了一艘美国的侦察舰“普韦布洛”号。
这是一艘由商船改造而成的侦察船,船上装备着超全的电子接收机,该侦察船在靠近朝鲜的时候,不停收集着朝鲜发出的各种信号。就在美军以为侦察行动一切顺利的时候,朝鲜海军猎艇的火炮口突然对准了他们,在一番炮火攻击之后,“普韦布洛”号被朝鲜海军成功扣押。
这在当时也算是一件重大事件了,美国在反应过来之后,选择了武力威胁,将炮舰集结在朝鲜以东的海域,要求朝鲜归还“普韦布洛”号。
可朝鲜丝毫没在怕的,最高领导人命令全员进入战斗准备,还发出了声明:“以报复来回答报复,以全面战争回答全面战争”。
美国彼时正在忙于越南战争,没有精力再应对一场远东战争,面对不惜全面对抗的朝鲜,只能选择“忍气吞声”。
朝鲜并未就此罢手,当EC-121从日本上空出发的时候,朝鲜又做好了攻击准备。甚至毫不夸张地说,对美国而言,朝鲜对预警机进行攻击事发突然,而对于朝鲜来说,这却是谋划已久的结果。
当时美国的侦察机在靠近朝鲜海域的上空飞来飞去,简直就像进了自己家的后花园一样,丝毫不把朝鲜放在眼里。
1969年,朝鲜击落美国EC-121大型侦察机,美国为何认怂了?
朝鲜分析后觉得,侦察机是从日本起飞,不属于驻韩美军,所以就算击落了也不会引起朝鲜半岛的战争,于是朝鲜开始考虑可行性计划。
首先要考虑的是,虽然美国侦察机会靠近朝鲜窃取情报,但却一直遵守着领域界限,一直在日本海上空活动。要在日本的地盘动手,朝鲜空军没有绝对获胜的把握。
其次,空中与海上不同,船在海上反应较慢,而侦察机在空中可以灵活躲避攻击。虽然朝鲜空军使用的米格-17时速很快,超过了1100千米,而EC-121时速才470千米,但是EC-121装载了雷达,这就意味着只要朝鲜一有动静,就会被侦察机捕捉到,然后迅速退回安全区域。
如果把米格-17更换为米格-21那就不一样了,这可是苏联专门为了拦截美军的B-52战略轰炸机而研发的,加速性能超高,经常用于空中的游击战。
1969年,朝鲜击落美国EC-121大型侦察机,美国为何认怂了?
只是,当时整个朝鲜也才不到20架米格-21,还都在北仓基地,如果将其调到东海岸基地,动静过大也会被美国的侦察卫星发现,这样一来所有动机都会暴露,无法实行“空中伏击”。
经过慎重考虑,最终,朝鲜还是决定使用米格-21来截击美国的侦察机,那么怎么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其调到东海岸基地呢?朝鲜想到的办法是:将米格-21拆开来运输。
就这样,两架被拆成散件的米格-21,乘上了一辆伪装成矿石专列的火车,并成功到达了基地附近的洞库。接下来,散件被重新拼装起来。最终,因为滑行跑道不足,又拆掉了除导弹以外的武器装备,轻装上阵,力求一击即中。
至此一切准备就绪,加上事先已经摸清楚了美国侦察机起飞的时间以及飞行航线,所以到了1969年4月15日,可谓箭已上弦,一触即发。
1969年,朝鲜击落美国EC-121大型侦察机,美国为何认怂了?
当天,美军发出的EC-121是“深海129”号,上面载着8名军官和23名士兵,在他们看来,这只是一次简单而又寻常的任务,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即将降临。
最先发现朝鲜有动静的,是美国设在韩国东部前线的雷达监测站,在监测到两架战斗机起飞之后,监测站就密切关注着其动向。谁知,朝鲜战斗机突然失去了信号,15分钟后才重新出现,而此时的位置已十分明确,就是冲着“深海129”去的
可到了这时,一切警报都已经晚了。
朝机在飞行至距离“深海129”4000米左右的时候,直接就放出了两枚导弹,其中一枚命中了美国侦察机的尾部,致其坠落,机上人员无一生还。
滑稽的是,在“深海129”信号刚刚消失的时候,美国的雷达监测站并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,以为只是暂时脱离了监控范围,10分钟之后还没出现,美国才反应过来,立刻派出两架战斗机前去搜寻,却什么都没找到。
“深海129”在朝鲜近海失踪的消息传回美国之后,尼克松曾下令暂停在日本近海进行的侦察活动,同时派出救援队前往事发现场。
然而却被苏联抢了先,两艘苏联驱逐舰在美国搜救队到达之前,就打捞起了“深海129”的部分残骸。随后美舰到达现场,找到了“弹痕累累”的机身碎片,却没能打捞到机上人员的遗体。
1969年,朝鲜击落美国EC-121大型侦察机,美国为何认怂了?尼克松
对于朝鲜来说,这件事简直就是给自己“增光”,没多久就大方承认了自己所做的一切,理由也很充足,因为美军的预警机“侵入朝鲜领空”。
这口气美国自然是咽不下的,并立刻召开会议来商讨对朝鲜的“惩罚措施”,最终定下了两方面的决策,一是在外交上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抗议,二是在军事上向朝鲜展示自己的海空力量。
但无一例外的是,这两种方法都难以达到美国想要的结果。
首先在外交上,如果美国在联合国对朝鲜进行谴责,极有可能引起苏联在其他方面对美国的谴责,此时正在进行针对越南问题的四国会谈,美国在这方面还需要苏联的帮助,如果对朝鲜进行谴责,将会不利于会谈的进行。而其他国家可能只会在言论上进行谴责,不会付诸行动。这样一来,美国的抗议信起不到任何作用,只是让大家都知道美国有这样一个态度。
其次是军事打击,这一招其实早在“普韦布洛”号被扣押的时候就使用过,但是朝鲜丝毫不怕,这次也不例外。在美国的第71特遣舰队抵达朝鲜近海后,朝鲜表示随时应战。
1969年,朝鲜击落美国EC-121大型侦察机,美国为何认怂了?
其实除了展示海空力量之外,美国还考虑过其他方法进行军事打击。譬如国防部就曾制定了22个行动方案,从发动战争到使用核武器十分完善,但这样极有可能引起朝鲜半岛重燃战火,此时美国优先考虑的是越南战争所带来的利益,没有心思和兵力再发动一场远东战争。
另外一点就是一旦发起战争,虽然朝鲜没有足够的力量反击美国,但却有可能把目标放在美国阵营中的韩国身上,这会间接损害到美国的利益。
美国经常以维护盟国的利益为借口,来掩盖自己的动机,这次也不例外,明面上是为了避免韩国遭遇战火,实际上是为了避免影响到自己围堵“东方阵营”的布局。所以最终美国不得不放弃了军事打击这一条路。
虽然事已至此,但尼克松依旧不愿意轻易咽下这口气,在两条决策都达不到目的之后,立刻下令恢复在朝鲜近海的侦察活动,以此来表示自己“不惧怕”朝鲜空军。
1969年,朝鲜击落美国EC-121大型侦察机,美国为何认怂了?
令美国没有想到的是,这次的处理态度影响到了韩国对它的看法,韩国方面认为美国口中的“所谓保护”并不可靠,遇到强硬一点的国家立刻就软了下来,这也成了促使了韩国开始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。
看来当大哥要时刻在小弟面前维护自己的威信,才能拢住人心。1969年4月15日,在朝鲜与日本相邻的海域上空,一架美国预警机遇上了朝鲜的两架歼击机,随后一发导弹命中了预警机的尾部,伴随着一声爆炸,美机被大火包围,随即落入大海。
没错,朝鲜在没有任何提前警告的情况下,直接击落了美国的预警机。
按理说,朝鲜和美国在地理上并没有相接的地方,那么为何美国的预警机会出现在这里呢?此事发生后,美国又如何反应和动作的呢?
1969年,朝鲜击落美国EC-121大型侦察机,美国为何认怂了?
彼时的朝鲜,在美国眼里是一个“有强大军事能力、具有侵略性的共产主义国家”,因此美国对于朝鲜的军事部署、行动等方面异常关注。
俗话说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”为了更准确地获取情报,美国在日本部署了大型侦察机EC-121,侦查路线也经过了协调评估。一般是从日本起飞后,先到苏联的边疆地区截获其雷达信号,随后再靠近朝鲜海岸刺探情报,最后调整航线返回。
这样的侦查活动,单是1969年初的三个月内,就进行了将近200次。所以美国对自己的侦察机十分有信心,相信能在朝鲜发有动作之前就“逃之夭夭”。可真到了1969年4月15日,一直相安无事的朝鲜突然发难,打得美国一时没反应过来。
其实早在1965年,美国使用的还是RB-47侦察机时,朝鲜就曾进行过攻击。只是那一次朝鲜使用的是米格-17歼击机,美国侦察机在被攻击后,不仅挣扎着回到了日本基地,甚至在撤退途中还用自卫尾炮击落了朝鲜一架歼击机。
没错,那一次双方都没占到便宜,但美国也吸取了教训,把RB-47更换成了EC-121,监测范围也往回缩了将近一半。
时间一久,这件事所造成的恐惧逐渐被美国淡忘,而朝鲜也等来了新的机会。
1969年,朝鲜击落美国EC-121大型侦察机,美国为何认怂了?
朝鲜在对待美国刺探情报方面,一直都是“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”。除了1965年攻击过美国侦察机之外,朝鲜还在1968年扣押了一艘美国的侦察舰“普韦布洛”号。
这是一艘由商船改造而成的侦察船,船上装备着超全的电子接收机,该侦察船在靠近朝鲜的时候,不停收集着朝鲜发出的各种信号。就在美军以为侦察行动一切顺利的时候,朝鲜海军猎艇的火炮口突然对准了他们,在一番炮火攻击之后,“普韦布洛”号被朝鲜海军成功扣押。
这在当时也算是一件重大事件了,美国在反应过来之后,选择了武力威胁,将炮舰集结在朝鲜以东的海域,要求朝鲜归还“普韦布洛”号。
可朝鲜丝毫没在怕的,最高领导人命令全员进入战斗准备,还发出了声明:“以报复来回答报复,以全面战争回答全面战争”。
美国彼时正在忙于越南战争,没有精力再应对一场远东战争,面对不惜全面对抗的朝鲜,只能选择“忍气吞声”。
朝鲜并未就此罢手,当EC-121从日本上空出发的时候,朝鲜又做好了攻击准备。甚至毫不夸张地说,对美国而言,朝鲜对预警机进行攻击事发突然,而对于朝鲜来说,这却是谋划已久的结果。
当时美国的侦察机在靠近朝鲜海域的上空飞来飞去,简直就像进了自己家的后花园一样,丝毫不把朝鲜放在眼里。
1969年,朝鲜击落美国EC-121大型侦察机,美国为何认怂了?
朝鲜分析后觉得,侦察机是从日本起飞,不属于驻韩美军,所以就算击落了也不会引起朝鲜半岛的战争,于是朝鲜开始考虑可行性计划。
首先要考虑的是,虽然美国侦察机会靠近朝鲜窃取情报,但却一直遵守着领域界限,一直在日本海上空活动。要在日本的地盘动手,朝鲜空军没有绝对获胜的把握。
其次,空中与海上不同,船在海上反应较慢,而侦察机在空中可以灵活躲避攻击。虽然朝鲜空军使用的米格-17时速很快,超过了1100千米,而EC-121时速才470千米,但是EC-121装载了雷达,这就意味着只要朝鲜一有动静,就会被侦察机捕捉到,然后迅速退回安全区域。
如果把米格-17更换为米格-21那就不一样了,这可是苏联专门为了拦截美军的B-52战略轰炸机而研发的,加速性能超高,经常用于空中的游击战。
1969年,朝鲜击落美国EC-121大型侦察机,美国为何认怂了?
只是,当时整个朝鲜也才不到20架米格-21,还都在北仓基地,如果将其调到东海岸基地,动静过大也会被美国的侦察卫星发现,这样一来所有动机都会暴露,无法实行“空中伏击”。
经过慎重考虑,最终,朝鲜还是决定使用米格-21来截击美国的侦察机,那么怎么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其调到东海岸基地呢?朝鲜想到的办法是:将米格-21拆开来运输。
就这样,两架被拆成散件的米格-21,乘上了一辆伪装成矿石专列的火车,并成功到达了基地附近的洞库。接下来,散件被重新拼装起来。最终,因为滑行跑道不足,又拆掉了除导弹以外的武器装备,轻装上阵,力求一击即中。
至此一切准备就绪,加上事先已经摸清楚了美国侦察机起飞的时间以及飞行航线,所以到了1969年4月15日,可谓箭已上弦,一触即发。
1969年,朝鲜击落美国EC-121大型侦察机,美国为何认怂了?
当天,美军发出的EC-121是“深海129”号,上面载着8名军官和23名士兵,在他们看来,这只是一次简单而又寻常的任务,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即将降临。
最先发现朝鲜有动静的,是美国设在韩国东部前线的雷达监测站,在监测到两架战斗机起飞之后,监测站就密切关注着其动向。谁知,朝鲜战斗机突然失去了信号,15分钟后才重新出现,而此时的位置已十分明确,就是冲着“深海129”去的
可到了这时,一切警报都已经晚了。
朝机在飞行至距离“深海129”4000米左右的时候,直接就放出了两枚导弹,其中一枚命中了美国侦察机的尾部,致其坠落,机上人员无一生还。
滑稽的是,在“深海129”信号刚刚消失的时候,美国的雷达监测站并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,以为只是暂时脱离了监控范围,10分钟之后还没出现,美国才反应过来,立刻派出两架战斗机前去搜寻,却什么都没找到。
“深海129”在朝鲜近海失踪的消息传回美国之后,尼克松曾下令暂停在日本近海进行的侦察活动,同时派出救援队前往事发现场。
然而却被苏联抢了先,两艘苏联驱逐舰在美国搜救队到达之前,就打捞起了“深海129”的部分残骸。随后美舰到达现场,找到了“弹痕累累”的机身碎片,却没能打捞到机上人员的遗体。
1969年,朝鲜击落美国EC-121大型侦察机,美国为何认怂了?尼克松
对于朝鲜来说,这件事简直就是给自己“增光”,没多久就大方承认了自己所做的一切,理由也很充足,因为美军的预警机“侵入朝鲜领空”。
这口气美国自然是咽不下的,并立刻召开会议来商讨对朝鲜的“惩罚措施”,最终定下了两方面的决策,一是在外交上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抗议,二是在军事上向朝鲜展示自己的海空力量。
但无一例外的是,这两种方法都难以达到美国想要的结果。
首先在外交上,如果美国在联合国对朝鲜进行谴责,极有可能引起苏联在其他方面对美国的谴责,此时正在进行针对越南问题的四国会谈,美国在这方面还需要苏联的帮助,如果对朝鲜进行谴责,将会不利于会谈的进行。而其他国家可能只会在言论上进行谴责,不会付诸行动。这样一来,美国的抗议信起不到任何作用,只是让大家都知道美国有这样一个态度。
其次是军事打击,这一招其实早在“普韦布洛”号被扣押的时候就使用过,但是朝鲜丝毫不怕,这次也不例外。在美国的第71特遣舰队抵达朝鲜近海后,朝鲜表示随时应战。
1969年,朝鲜击落美国EC-121大型侦察机,美国为何认怂了?
其实除了展示海空力量之外,美国还考虑过其他方法进行军事打击。譬如国防部就曾制定了22个行动方案,从发动战争到使用核武器十分完善,但这样极有可能引起朝鲜半岛重燃战火,此时美国优先考虑的是越南战争所带来的利益,没有心思和兵力再发动一场远东战争。
另外一点就是一旦发起战争,虽然朝鲜没有足够的力量反击美国,但却有可能把目标放在美国阵营中的韩国身上,这会间接损害到美国的利益。
美国经常以维护盟国的利益为借口,来掩盖自己的动机,这次也不例外,明面上是为了避免韩国遭遇战火,实际上是为了避免影响到自己围堵“东方阵营”的布局。所以最终美国不得不放弃了军事打击这一条路。
虽然事已至此,但尼克松依旧不愿意轻易咽下这口气,在两条决策都达不到目的之后,立刻下令恢复在朝鲜近海的侦察活动,以此来表示自己“不惧怕”朝鲜空军。
1969年,朝鲜击落美国EC-121大型侦察机,美国为何认怂了?
令美国没有想到的是,这次的处理态度影响到了韩国对它的看法,韩国方面认为美国口中的“所谓保护”并不可靠,遇到强硬一点的国家立刻就软了下来,这也成了促使了韩国开始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。
看来当大哥要时刻在小弟面前维护自己的威信,才能拢住人心。